有天,瘋子在延平南路上,往台北郵局方向散走,無意間發現以下這棟看起來相當「與眾不同」的房子!
一看就知道這棟「非比尋常」的房子,絕對不是一般人住的「古蹟」!
是低!這棟確實是台北市的古蹟:撫台街洋樓!
(鄭重聲明:照片中的三人,都不是瘋子本人,也跟瘋子沒關係,純粹只是路人甲、乙、丙)
當瘋子發現這棟充滿西方古典美的房子時,相當震驚!!
因為瘋子好歹也在台北市打混近20年,怎麼這條從小就知道的延平南路,路上居然有這間「古老房子」!!真不敢相信!!
在好奇心強烈趨使之下,就往入口走去....
進入撫台街洋樓需要「摳摳」。只是,不同於美術館跟動物園的購票窗口,這裡的窗口是下「無人窗口」:一台「自動售票機」...
遊客不跟這台自動售票機買票的話,裡面的服務小姐是絕對不會幫你開門~~
不過,門票其實粉便宜,不信的話,請看下圖:
比一杯到處買得到的「西踢咖啡」(知道我說哪一家便利超商賣的咖啡吧!)還便宜!!
另外,在看上面那張美美的自動售票機寫真照時,請注意右下角那一片「亮亮」的地方,那裏會展示「日據時代」時的地板,且旁邊會有一欄文字,說明:以前這房子門口的地板其實沒有那麼高.....
如果不想花20大洋入場觀賞,那可以考慮在門口那裏欣賞以前的古早「地板」....XD
看了介紹之後,可以得知:這間洋樓在2000年(千禧年!?)的時候曾發生大火。根據裡面的解說小姐所述:2000年的大火把這棟洋樓的所有木料都燒得乾乾淨淨,所以現在洋樓裡外的木料全是在重建後所興建的。
介紹三位以前有名的台灣攝影師:鄧南光、張才與李鳴鵰,還有展示他們三位的作品。
上面那張照片是一樓的看板,裡面有那三位攝影師早年的照片。
因為據說他是三位攝影師當中,家裡最有錢的,所以他不僅有相機,還有當時號稱最先進的8釐米攝影機
。因此,鄧先生的作品不只有靜態的照片,而且還有動態的攝影喔,就像上面那張「圓山動物園影片」!!
(PS:沒想到圓山動物園那麼早就存在了~~)
撫台街洋樓目前開放二樓參觀,要到二樓參觀的話,就要經過照片裡的樓梯。
樓梯是木造的(廢話,一看就知道)。不過,這樓梯是重建的!因為這棟洋樓在2000年時曾發生火災。
這張3D照片顯現出台北市「衡陽路的前世與今生」。
上面那張據說是日據時代的衡陽路,下面則是現在的衡陽路(嚴格來說,不是現在了,因為現在的衡陽路上有「桃子天堂」:Mo-Mo Paradise)。
除了照片之外,二樓還有展示這張帶有傳統日本古早風味的台北市老地圖。
看到這張老地圖,瘋子很很好奇地查看裡面的地點,想知道現在台北的一些景點,在過去是什麼樣的地方。
上面照片中,紅底黑字的高石組就是撫台街洋樓!
從照片來看,沒想到那個時候就已經有台北郵局了!看來,台北郵局的年紀相當不小喔~~
地圖所示的那條「一丁目」就是現在的重慶南路一段。
看起來,日本人在殖民台灣的時候,就已經有「台灣銀行」了~~
地圖所示的那間「第一高等女學校」(拍協,瘋子沒照好,害「學校」被砍了~),其實就是現在的北一女。
仔細看總督府下面的地方,有「總務長官官舍」及「總督府度量衡所」。沒想到,以前總統府前面有建築物....。
不過,對應現在的地點,這二個地方應該已消失不見,變成凱達格蘭大道、介壽公園以及「無名的露天停車場」。
接下來,看看上圖-西門捷運站的「前世」。
看起來,以前被拆掉的西門,位置似乎就在現今的西門捷運站。
上圖圓環的所在位置應該是在現在桂林路跟中華南路之間交接處,就是現在小南門捷運站附近。
看完古地圖之後,二樓還有展覽以下一些古早的黑白(應該是黃褐)相片:
根據館內的導覽小姐所述,左下方那張照片出現的「頭大的傢伙」,其實是老蔣~~
看來,以前日據時代,日本人對老蔣不是很尊重了~(廢話,他是「抗日」ㄟ!)
另外,右邊那張「帶有古典味道的白色建築物」照片,其實是博物館(應該還看得出來吧!)。
看起來,好像沒啥改變。
館內人員有解說那間教堂的所在位置,但可惜,瘋子早已經忘記了~~
仔細看裡面的船,該不會是船艙進水吧?然後船上的人拿著家當趕快逃難吧??
其實不是,館內小姐說:這是一艘「水肥船」!
日據時代,台灣的衛生設施並不是很完善,那時不是每家每戶都有沖水馬桶,而有人會去每戶人家收集便便,賣給
作堆肥的人。所以,船上那些看起來像是液體的東西,其實就是便便~~
很難想像,在那個年代,「便便」真的可以賣錢!
另外,瘋子還發現:館內居然有這東西!
這是瘋子小時候,行人道上的行人椅!!現在應該是「絕種」了!換成沒有椅背的鋁合金「冷板凳」~~
真想不到,在這個地方居然還有這種老摳摳的椅子~~~
除了以上所介紹之外,撫台街洋樓裡面也有販賣部。看累了,可以在裡面稍作休息。另外,館內有時還會播放懷舊老電影。
關於撫台街洋樓,瘋子覺得:這裡像是回到過去的時光隧道,很適合帶年長的長輩參觀,因為有太多他們那個年代回憶。當然,對人文古蹟有興趣的人,也可以考慮來這裡逛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