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從某位應屆畢業的新手IF聽到...
話說:某間不算小的事務所,裡面有一些工程師:大概15人吧!,而所內每月的平均新案進案量約是50件吧!國內外OA的進案量大概是100件吧!
(以上數據有處理過喔....XD)
在這家事務所中,工程師要達到基本績效的話,至少要寫掉10件新案才能達到。
否則,沒達到績效的話,不僅沒拿到績效獎金,甚至更可能會被老闆扣薪~~~
即便處理國內外的OA也可以算績效,但礙於新案點數遠大於OA點數,所以,除非工程師一個月要能處理20件以上的國內外OA,否則不靠寫新案是無法達到基本績效。
然而,看看上面的數字。
一個人平均接到新案的量大概是3到4件,OA大概是6到7件。
這代表什麼?
餅不夠吃!
要所有人都能達到基本績效,這是不可能的事!!
況且,這裡還有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情況....
上面那15個人,有三位是資深工程師,每位一個月固定處理10件新案。所以,剩下的12位工程師要去分那20件新案.....
一半的餅已經預定給那三個人,剩下的夠分嗎??
即便拿點心:OA,來補,也未必能讓所有人都達到績效.....
再者,那三位資深工程師也不光只是寫新案,他們也有寫OA喔!
所以,他們要處理的案件已經是相當恐怖了,想要那三位再花額外的心力作教育訓練工作,根本是緣木求魚...
還有還有,更恐怖的是,案件已經分配不均了,這家事務所還在持續徵人??
真不知道這家事務所老闆的心態.....
這樣亂搞的結果是....
三位工程師狂賺績效獎金,但剩下的12位工程師卻陷入「永遠別想拿績效」的慘況,甚至還要面臨「被扣薪的恐懼」~
而這位剛踏入職場的新手IF,待了三個月,寫不到5件新案....常常在辦公室idle~~
瘋子聽完他的慘況之後,建議他:趁著自己剛畢業,還年輕,對專利工作有興趣的話,趕快到其他家有教育訓練的事務所上班......
在目前的事務所待越久反而越對自己不利.....